2 总则
2.1 编制原则
本评估报告的编制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全面、细致地进行磷石膏库环境应急现状调查;
(2)科学、客观地进行评估,如实反映磷石膏库的环境风险水平;
(3)根据磷石膏库现有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查找磷石膏库环境应急管理差距;
(4)内容和格式严格按照《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HJ740-2015)的要求进行编制。
2.2 编制依据
2.2.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第二次修正,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订通过,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通过)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第二次修订通过)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10)《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2013年9月10日
(11)《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015年4月2日
(12)《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016年5月28日
2.2.2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1)《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加强长江黄金水道环境污染防控治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16]370号)
(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关于发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等3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环境保护部2013年第36号公告)
(3)《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8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78号修正)
(4)《磷石膏堆场建设和运行管理办法》(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中国磷肥工业协会2013年3月发布)
(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磷石膏库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7]8号)
(6)《省安监局关于切实加强磷石膏库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鄂安监发[2017]28号)
(7)《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尾矿库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鄂安监发[2017]29号)
(8)《尾矿设施设计规范》(GB50863-2013)
(9)《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
(10)《磷石膏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59-2016)
(1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5395-2007)
(12)《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13)
(13)《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
(14)《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AQ2030-2010)
(15)《防洪标准》(GB20201-2014)
(16)《尾矿库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2015]48号)
(17)《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74号)
(1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检测技术规范》
(19)《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
2.2.3 相关政策及规划
(1)《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环生态[2016]151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2016-2020)
(3)《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
(4)《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国函[2011]19号)
(5)《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225号)
(6)《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7)
(7)《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的意见》
(8)《宜昌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磷石膏渣场环境问题整治的通知》
2.2.4 工程技术资料及有关批复
(1)《宜昌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大湾渣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宜市环审[2008]51号)
(2)《宜昌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大湾渣场工程改造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批复》(宜市环验[2017]40号文)
(3)《宜昌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大湾渣场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宜市环审[2016]09号)
(4)《宜昌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大湾渣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批复》(宜市环验[2017]32号文)
(5)湖北正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大湾渣场综合治理三年工作方案》
(6)湖北寰安康华安全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大湾磷石膏库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7)《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 尾矿库企业基本情况
3.1 企业基本信息
3.1.1 企业简介
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湖北省远安县嫘祖镇,是湖北东圣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远安县重点民营企业之一,为了充分发挥磷矿资源优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矿肥结合的道路。经过多年建设,公司先后建成20万吨/年磷酸一铵项目和60万吨/年磷酸二铵项目,现具有年产150万吨磷矿石、20万吨磷酸一铵、60万吨磷酸二铵、40万吨磷酸及1.5万吨氟硅酸钠的能力。
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磷酸一铵装置和磷酸二铵装置均以磷酸为原料进行生产,目前已建成10万t/a和30万t/a磷酸装置各一套。磷酸制备采用二水法,即磷矿、硫酸和磷酸在反应槽中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二水硫酸钙(CaSO4·2H2O)和磷酸,产生的磷石膏调成渣浆后通过管道输送至大湾磷石膏库。
企业基本情况见表3.1-1。
表3.1-1 企业基本情况一览表
企业名称
|
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
|
地址
|
湖北省远安县嫘祖镇分水村三组
|
地理坐标
|
中心位置经纬度:东经111°24´46.08";北纬31°10´16.61"
|
行业类别
|
磷肥制造业
|
从业人数
|
486人,技术人员58人
|
生产制度
|
300天/年,三班制,每班8小时
|
生产规模
|
磷矿石150万t/a、磷酸一铵20万t/a、磷酸二铵60万t/a、磷酸40万t/a及氟硅酸钠1.5万t/a
|
值班电话
|
0717-3889015
|
法人代表
|
鲍丰华
|
联系电话
|
15926946188
|
环保联系人
|
张志明
|
联系电话
|
13972514884
|
建厂时间
|
2004年
|
最新改扩建时间
|
2010
|
注册资本
|
10200万元
|
资产总额行业类别
|
磷肥制造业
|
安全生产许可证
(大湾磷石膏库)
|
发放单位
|
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颁(换)时间
|
2019.1.23
|
编号
|
(鄂)FM
安许证字[2019]030021号
|
排污许可证
|
发放单位
|
宜昌市生态环境局
|
颁(换)时间
|
2019.11.15
|
编号
|
91420525770787065X001U
|
环评审批
|
(1)磷酸一铵一期工程,宜市环审[2004]050号,2004年3月24日。
(2)磷酸一铵二期工程,宜市环审[2005]136号,2005年11月30日。
(3)磷酸二铵工程,鄂环函[2010]571号,2010年9月30日。
|
“三同时”验收
|
(1)磷酸一铵一期工程,宜市环验[2005]33号,2005年9月29日。
(2)磷酸一铵二期工程,宜市环验[2006]037号,2006年12月21日。
(3)磷酸二铵工程,鄂环审[2013]525号,2013年10月18日。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
|
受理机构
|
远安县环境保护局
|
备案时间
|
2019.7.8
|
编号
|
420525-2019-004-H
|
3.1.2 主要生产工艺
公司厂区涉及到产生磷石膏的生产装置主要为磷酸装置,磷酸生产主要工序包括:原料贮存工序、反应工序、过滤工序、尾气洗涤工序、酸贮存工序。工艺流程如图3.1-1。

图3.1-1 磷酸装置生产工艺及产排污节点
3.1.3 尾矿库简介
3.1.3.1 尾矿库概况
大湾磷石膏库为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磷酸装置主要配套构筑物之一,位于嫘祖镇(原荷花镇)广坪村,属山谷型尾矿库。大湾磷石膏库于2008年5月取得环评批复,同年6月开始建设,2010年4月投入试运行。2014年6月公司将大湾磷石膏库干排干堆的堆渣模式改为湿排湿堆模式,并于2016年4月取得了变更环评批复,2017年5月磷石膏库变更工程竣工投产并完成了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目前大湾磷石膏库主要由尾矿库坝体、排水设施、排渗设施、尾矿输送及回水系统、事故收集设施等五部分构成,占地面积为0.8km2,设计最终堆积标高为420.0m,总库容为2205.47万m3,初期坝坝顶标高340.0m,为三等库。大湾磷石膏库自2010年4月投入试运行以来,采取干排干堆和湿排湿堆两种堆渣模式,库内库底至397.0m标高采用干排干堆方式堆渣,397.0-420.0m标高采用湿排湿堆方式,具体堆存方式如下:
(1)第一阶段(2010年4月-2014年5月),采取干排干堆方式,已形成6级子坝(各级子坝坝顶标高分别为349.2m、356.6m、366.0m、377.0m、392.0m、397.0m),堆存磷石膏渣1445.94万吨,占用库容554×104m3;
(2)第二阶段(2014年6月起),在397.0m标高上采取湿排湿堆方式,设计4级子坝(各级子坝坝顶标高分别为405.0m、410.0m、415.0m、420.0m),目前已堆存磷石膏渣1204.1942万吨,占用库容461.377×104m3。
综上所述,截至2020年6月大湾磷石膏库共计堆存磷石膏渣2650.1342万吨,占用库容1015.377×104m3,剩余库容为1273.923×104m3,可继续使用5年。尾矿库基本信息表见表3.1-2。
表3.1-2 尾矿库基本信息表
尾矿库企业名称
|
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
|
法人代表
|
鲍丰华
|
联系电话
|
15926946188
|
企业详细地址
|
湖北省远安县嫘祖镇分水村三组
|
尾矿库位置
|
经度111°26′23″,纬度31°9′46″
|
尾矿库周边环境敏感点
|
广坪村(86户,301人)
广坪河(尾矿库初期坝下游650m)
|
设计库容
|
2205.47万m3
|
设计坝高
|
总坝高95.8m,其中初期坝坝高15.8m;堆积坝共10级子坝,总坝高80m。(第一阶段6级子坝,总坝高57m;第二阶段4级子坝,总坝高23m)
|
尾矿库等别
|
三等库
|
坝体类型
|
不透水
|
库使用时间
|
2010年
|
尾矿主要成分
|
磷石膏
|
特征污染物
|
总磷、氟化物
|
是否头顶库
|
否
|
实际年排尾量
|
598.68万m³(含固量25%渣浆)
|
总投资及环保投资
|
总投资1800万元、环保投资500万元
|
生产周期
|
300天
|
劳动定员
|
6人
|
环评及批复文号
|
(1)《关于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大湾渣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宜市环审[2008]051号);
(2)《市环保局关于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大湾渣场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宜市环审[2016]09号)。
|
“三同时验收”
|
《市环保局关于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大湾渣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批复》(宜市环验[2017]32号)
|
管理部门及职责
|
安环部:负责定期监督检查,办理证件等工作;大湾渣场场长:负责日常管理。
|
岗位人员及定员
|
磷石膏库值班人员,6人
|
公司总经理
|
分管副总
|
安环部部长
|
渣场场长
|
值班室
|
姓名:汪作品
|
姓名:张志明
|
姓名:张永良
|
姓名:陈自堂
|
\
|
电话:13657179913
|
电话:13972514884
|
电话:13477162980
|
电话:13872596359
|
电话:0717-3889095
|
备注(主要填写变更情况)
|
|
3.1.3.2 尾矿库堆存工艺
磷石膏堆存工艺见图3.1-2。
图3.1-2 磷石膏堆存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说明:由磷酸装置过滤机排出磷石膏送入再浆槽,用堆场返回的回水或工艺补水把磷石膏调成含固25%的渣浆,磷石膏渣浆经渣浆泵泵送,通过管道输送至堆场,通过初期坝上输渣管均匀排列的支管,向渣库内放浆。排入渣库的渣浆分离出的水由渣库排水系统及排渗系统至初期坝下的回水调节池。排水分离后的磷石膏渣用于堆筑逐级上升的子坝。进入回水调节池的磷石膏渣浆分离水及大气降雨径流汇水,由回水泵房的回水泵泵送回磷酸装置再浆槽及过滤机等循环使用。
3.1.3.3 尾矿库主要构筑物
(1)初期坝现状
初期坝位于磷石膏库北侧,采用粘土筑坝,坝轴线处原地面标高324.2m,坝顶标高340.0m,坝高15.8m,坝顶宽约5m,初期坝内外坡比约为1:2。初期坝外坡设置有“之”字形上坝公路,并采用混凝土硬化,坝脚为干砌石排水棱体,其顶部标高为326.2m,顶宽1.5m,内外坡比1:1.5。
初期坝坝体总体构筑情况较好,初期坝下游外坡植被覆盖良好,外坡较为完整。现坝体未出现集中渗透现象,坝身未见不均匀沉降及水平位移、开裂变形等迹象。
在初期坝坝脚和顶部设置有坝坡排水沟,坝脚排水沟为浆砌石结构,净断面尺寸为B×H=0.5m×0.5m,顶部排水沟为素混凝土结构,与右岸坝肩排水沟相连,净断面尺寸为B×H=0.5m×0.5m。
(2)堆积坝现状
①第一阶段堆积坝
第一阶段采取干排干堆方式堆渣,磷石膏库初期坝以上堆积坝采用压滤后的磷石膏干渣筑坝。经过四年排渣堆积,共形成六级子坝,坝顶高程397.0m,堆积坝总坝高57m,现顶部宽度为70~110m,每级高度5~15m,平均外坡比1:2,每级子坝采用机械碾压,外坡均采用50cm厚山皮土覆盖,坡面种植草皮护坡。
堆积坝各子坝相关参数见表3.1-3。
表3.1-3 堆积坝各子坝堆积参数
子坝分级
|
坝顶高程(m)
|
高度(m)
|
外坡比
|
坡脚平台宽度(m)
|
一级
|
349.2
|
9.2
|
1:1.0
|
0.5
|
二级
|
356.6
|
7.4
|
1:1.8
|
3.2
|
三级
|
366.0
|
9.4
|
1:1.5
|
3.5
|
四级
|
377.0
|
11.0
|
1:1.7
|
5.6
|
五级
|
392.0
|
15.0
|
1:1.8
|
6.0
|
六级
|
397.0
|
5.0
|
1:1.0
|
3.0
|
堆积坝外坡杂草和灌木自然生长情况良好,局部有拉沟现象,每一级子坝坡脚平台内侧均设有坝坡排水沟,浆砌石结构,水泥砂浆抹面,矩形断面,排水沟断面尺寸为B×H=0.3m×0.3m,坝坡排水沟与两侧肩排水沟相连接,沟内无尾砂或雨水淤积。
在堆积坝两侧设有坝肩排水沟,浆砌石结构,水泥砂浆抹面,矩形断面,排水沟断面尺寸为b×h=0.5m×0.5m。其中右侧坝肩排水沟沿坝体与山体相接位置布置,左侧排水沟沿上坝公路外侧布置。
②第二阶段堆积坝
在完成第一阶段磷石膏堆存基础上,在坝体397.0m标高以上,仍采用上游法筑坝方式,在坝前进行湿排放矿。
第二阶段堆积坝共分为四级子坝堆存,共堆高23.0m。各级子坝顶部标高分别为405.0m,410.0m、415.0m,420.0m,相应坝高分别为8m、5m、5m、5m。每级子坝顶宽为4m内、外坡比均为l:3.0。堆积坝外坡面应及时进行植被恢复,防止雨水冲刷。
在405.0m,410.0m、415.0m标高分别设置4.0m宽道路,并在道路内侧设置坝坡排水沟,M10浆砌石结构,水泥砂浆抹面。坝坡排水沟断面为矩形,尺寸B×H=0.3m×0.3m,坝坡排水沟与坝肩排水沟相连接。
在堆积坝左侧修建坝肩排水沟,M10浆砌石结构,水泥砂浆抹面。坝肩排水沟断面为矩形,尺寸B×H=0.5m×0.5m。
(3)排水设施
主要包括库外排洪设施和库内排水设施。
①库外排洪设施
场内周边设置有截水沟,用于截洪和雨污分流使用:一级截水沟上游结构形式采用“U”型槽,净断面尺寸为B×H=1.0m×0.5m,沿山体坡降约5%;下游采用矩形断面,排水沟断面尺寸为B×H=1.0m×0.4m。二级截水沟采用矩形断面,排水沟断面尺寸为B×H=1.0m×0.4m。主排水沟矩形断面,排水沟断面尺寸为B×H=2.3m×1.15m,雨水通过截水系统排到广坪河。
②库内排水设施
库内排水设施用于日常尾矿水排放,兼做库内排洪通道。磷石膏渣场原有排水系统为库内排水斜槽——排水涵管,沿沟底布置,直径D=1.0m,排水涵管沿沟底穿过初期坝坝体后进入下游回水池内,目前斜槽进水口已采用碎石进行反滤封堵,排水涵管出口处采用C20素混凝土将其封堵。
新建排水系统位于场内右岸,已于2018年10月完工。采用排水井—涵管形式,排水井为框架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直径D=3.0m,井顶标高420.0m,井座最低进水口标高399.0m,井高21m。排水涵管采用现浇式钢筋混凝土管,内径D=1.5m,与排水井连接处进口底部标高397.0m,排水涵管出口处底标高320.0m。排水涵管全长约1200m,坡度1/1000~30/100,消力池至回水池采用预制涵管埋设,两边另设置有截水沟,进行雨污分流,设置有三道跌水。
(4)排渗设施
大湾磷石膏库现有子坝排渗方式为:坝外坡钻孔水平布置排渗管,分别在子坝脚处设置有水平排渗管,共布置水平排渗管道75根,平均间距约10m。排渗管采用UPVC硬聚氯乙烯供水管,外径为63mm。
(5)尾矿输送及回水系统
①尾矿输送系统
厂区生产产生的磷石膏滤饼进入再浆槽,经来自磷石膏库回水调浆至含固量24.5%wt后,由渣浆泵加压通过已建输浆管线输送至磷石膏库。输浆管道内径φ450mm,管道长度约3600m,沿厂区至大湾磷石膏库专用公路布置。渣浆通过初期坝上均匀排列的输渣支管,向渣库内放浆。
②回水系统
排入磷石膏库的渣浆分离出的水和库内大气降水,由库内排水系统及排渗系统至初期坝下的回水调节池,经沉淀后通过管道输送回公司厂区。
回水池设置在初期坝下游,有效容积为30000m3。在回水池旁设置有回水泵房,设置有3台水泵(1开2备),流量分别为280m3/h、350m3/h、550m3/h。磷石膏库至生产厂区的回水管道长4550m,管道内径φ350mm,回水泵出口端承受压力较高的近20m管道采用不锈钢管道,其他部分采用钢骨架PE复合管,设计采用耐腐蚀化工泵输送介质。
(6)事故收集设施
当汛期水量过大、竖井渗流过快或磷酸装置临时停产,导致回水池内水位过高时,将发生溢流。因此库区设置事故池,位于回水池下游,有效容积61000m3。事故池收集的废水通过水泵房输送至厂区回用。此外,回水管道跨越广坪河区段已设置事故池及截止阀。
3.1.4 尾矿库主要污染物
2.1.4.1废气
1、粉尘
磷石膏渣在堆积过程中经风吹日晒,会加重环境空气污染,特别是尾矿的干滩表面逐渐干化,在风力的作用下可能发生启尘。该磷石膏库采取“多点均匀放矿+坝体局部覆绿”措施,防止扬尘污染。采用多管放矿的方式,即采用多管小流量分散放矿的方式将磷石膏渣排入尾矿库。采用这种放矿方式,在各分区范围内的干枯沉积物上,可覆盖层细粒级尾矿。这种尾矿干化后形成结实的表皮层,可经受风力侵蚀,不仅可用于短期的生产防尘,而且可用于尾矿表面的长期固定。同时,在干滩集中靠近坝体处采取覆土绿化的措施,实际堆存作业过程中起尘量较小。
根据尾矿库区监测结果,尾矿库区颗粒物的最大浓度为0.231mg/m3,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4554-1993)二级标准限值(颗粒物:1.0mg/m3)要求。
2、氟化物
经大量监测和试验表明,磷石膏渣在露天堆放时,遇降水淋溶后可释放出微量的含氟废气。酸性降水淋溶时,释放气规律为由多至少,最后达到平衡;中性降水淋溶时,由于浸湿废渣的酸度由弱到强再逐步减弱,因此,淋溶后释放含氟气体的规律为由少到多,以后逐步下降,最后达到平衡,排放方式均为无组织排放。
根据尾矿库区监测结果,尾矿库区氟化物的最大浓度为0.0017mg/m3,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4554-1993)二级标准限值(氟化物:0.02mg/m3)要求。
2.1.4.2废水
1、磷石膏浸出液
根据项目环评报告,磷石膏浸出液中氟化物、pH值、COD、总汞、总铅、总砷、挥发酚等污染物浓度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SS、氟化物、总磷浓度超过一级标准。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有关规定,大湾石膏库内磷石膏属于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2、磷石膏库水平衡
渣场的水平衡主要为进水、出水和滞留水的平衡。渣场进水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渣场范围汇集的雨水,二是磷石膏渣带入的游离水(即废渣含水)。渣场出水分二部分,一是渣场挥发水,根据当地的蒸发量确定;二是渗滤水,渣场渗滤水来自磷石膏渣带入的游离水和进入渣场的雨水。
根据渣场面积及当地的降雨量、蒸发量、磷石膏含水率及滞留含水率(磷石膏滞留水含量约10%)计算,渣场每月及全年水平衡情况见表3.1-4及图3.1-3。
表3.1-4 磷石膏渣场每月及全年水平衡表
月份
|
进水量(m3)
|
出水量(m3)
|
余水量
(m3)
|
降雨量
|
磷石膏浆料
带入水量
|
小计
|
蒸发量
|
磷石膏
滞留水量
|
小计
|
1
|
13120
|
534200
|
547320
|
27780
|
20833
|
48613
|
498707
|
2
|
18240
|
534200
|
552440
|
35520
|
20833
|
56353
|
496087
|
3
|
25840
|
534200
|
560040
|
53820
|
20833
|
74653
|
485387
|
4
|
39680
|
534200
|
573880
|
77040
|
20833
|
97873
|
476007
|
5
|
95920
|
534200
|
630120
|
93360
|
20833
|
114193
|
515927
|
6
|
106800
|
534200
|
641000
|
99480
|
20833
|
120313
|
520687
|
7
|
118240
|
534200
|
652440
|
117900
|
20833
|
138733
|
513707
|
8
|
180480
|
534200
|
714680
|
160140
|
20833
|
180973
|
533707
|
9
|
100560
|
534200
|
634760
|
104280
|
20833
|
125113
|
509647
|
10
|
62880
|
534200
|
597080
|
61620
|
20833
|
82453
|
514627
|
11
|
49120
|
534200
|
583320
|
37380
|
20833
|
58213
|
525107
|
12
|
14640
|
534200
|
548840
|
29340
|
20833
|
50173
|
498667
|
全年
|
825520
|
6410400
|
7235920
|
897660
|
249996
|
1147656
|
6088264
|
图3.1-3 磷石膏渣场水平衡图(单位:万m3/a)
由表3.1-4及图3.1-3可知,磷石膏库进水量为723.59万m3/a,其中磷石膏渣浆带入水量为641.04万m3/a,库内雨水进入量为82.55万m3/a。渣场滞留水25万m3/a,水分蒸发89.76万m3/a,产生的渗滤水约608.83万m3/a,全部回用于厂区制浆,不外排。
3.2 周边环境概况
3.2.1 自然环境概况
(1)地理位置
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嫘祖故里宜昌远安县嫘祖镇荷花工业园,地处宜昌市远安县与保康县省道交汇处,距宜昌长江水运码头73公里,距焦枝铁路当阳岩屋庙火车站70公里,距远安县城30公里,水陆交通便利。
大湾磷石膏库位于远安县荷花镇广坪村二组,位于公司厂区东南约3公里处。大湾磷石膏库冲口下游为广坪河冲洪积区,地势较为平坦,分布有农田和少量农户居民。初期坝距离农户居民最近距离为610m,距广坪河650m。广坪河河道另一侧为S224省道,路面高程约336.0m,与河道高差约24.0m。
(2)自然环境概况
①地形地貌及水文概况
大湾磷石膏库建设区域地貌属低山丘陵地带,渣场为三面环山的山谷地,地面自然标高为331~636m左右,相对高差约为305m。
场址是天然沟谷,场区地表水主要存在于两侧冲沟内,由赋存于强风化页岩中的风化裂隙水通过渗流汇集成地表径流,并通过大气降水渗入予以补给,在场区尾部挡水坝前形成积水。
区域主要地表水体为广坪河,位于磷石膏库北侧,下游名罗汉峪沟,发源于嫘祖镇穿心店,向东流经朱沙河、香油坪、回马坡,在牟家庄入沮河,流程26km,流域面积85km2,一般流量0.3m3/s,坡降18.9‰。
②气象气候条件
磷石膏库区地处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根据远安县气象站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6.0℃,极端最高气温41.0℃,极端最低气温-20.0℃,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年平均风速1.6m/s,年平均降水量1105.6mm,年最大降水量1469.5mm,日最大降水量226.1mm,雨季主要集中在6~8月,5~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9%。近二十年气象资料:
年平均气温:16.0℃
年平均风速:1.6m/s
年平均相对湿度:76%
年平均降水量:1105.6mm
年最大降水量:1469.5mm
日最大降水量:420.9mrn
日最大降水量:226.1mm
日降水量≥l0mm天数31.8
日降水量≥50mm天数:3.4
日降水量≥l00mm天数:0.6
最长连续降水天数及雨量:17d/389.4mm
最长连续无降水天数:39
日照率:42%
年平均蒸发量:1432.3mm
③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地区抗震设防等级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本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④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环境标准
尾矿库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的环境标准见表3.2-1。
表3.2-1 尾矿库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标准
类别
|
功能区
|
执行标准
|
标准值
|
地表水
|
Ⅲ类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
Ⅲ类
|
pH值
|
6-9
|
高锰酸盐指数
|
6mg/L
|
BOD5
|
4mg/L
|
总磷
|
0.2mg/L
|
氟化物
|
1mg/L
|
氨氮
|
1mg/L
|
COD
|
20mg/L
|
环境空气
|
二类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
二级
|
TSP
|
300μg/m3(24小时平均)
|
氟化物
|
7μg/m3(24小时平均)
|
地下水
|
Ⅲ类
|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
|
Ⅲ类
|
pH值
|
6.5-8.5
|
总硬度
|
450mg/L
|
氨氮
|
0.5mg/L
|
高锰酸盐指数
|
3mg/L
|
硫酸盐
|
250mg/L
|
氟化物
|
1mg/L
|
声环境
|
2类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
2类
|
昼间
|
60dB(A)
|
夜间
|
50dB(A)
|
3.2.2 社会环境概况
嫘祖镇于2014年10月22日由荷花镇更名而来。则是于2001年4月由原苟家垭、望家乡合并组建。全镇现有苟家垭、荷花店、田家场、分水、窑河、谭坪、西河、秦家、青峰、粮坪、晒旗、望家、杨柳、金桥、广坪、沙泥坡、神龙、瓦屋、盐池、沙坪、定林、荷叶、真金、万寿、玄庙24个自然村,108个小组,1个居委会,共8895户,29154人,劳力19403人,全镇版土面积3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25亩。其中水田900公顷,旱田825公顷,有效灌溉面积837公顷,旱涝保收面积708公顷。机电排灌面积201公顷。
大湾磷石膏库附近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3.3 尾矿库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根据《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740-2015)环境风险受体调查评估范围的规定:涉及水环境风险受体的调查评估范围应不小于10km;其他类型环境风险受体调查评估范围为尾矿库(山谷型)下游不小于80倍坝高,即7664m。因此,大湾磷石膏库环境风险受体调查评估范围为初期坝下游10km、广坪河两侧200m内。磷石膏库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分布情况见表3.3-1。
表3.3-1 环境风险受体分布情况统计表
序号
|
环境受体名称
|
方位
|
距离(m)
|
规模
|
备注
|
1
|
居民区
|
广坪村
|
N、NE
|
610-2200
|
265户,约950人
|
初期坝下游
|
余家畈村
|
NE
|
2800-6600
|
139户,约487人
|
初期坝下游
|
2
|
水环境风险受体
|
广坪河
|
W
|
650
|
年均流量0.3m3/s
|
初期坝下游
最近距离
|
3.4 尾矿库管理现状
尾矿库的管理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依托于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尾矿库日常管理由企业安全环保部和大湾渣场场长负责,日常工作由磷石膏库岗位操作人员进行。
3.4.1 安全生产管理
(1)安全管理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大湾磷石膏库的安全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公司于2018年9月13日发布了《关于成立大湾渣场安全管理机构的通知》(东磷复肥发[2018]61号),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成立了大湾渣场安全科,由陈自堂任科长,胡先华为安全员,负责磷石膏库日常安全管理;公司于2018年7月7日发布了《关于调整消防及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东磷复肥发[2018]43号),对消防及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组长为汪作品、副组长为张志明,组员有杨怀玉、胡先华、张永良等14人;公司于2018年9月13日发布了《关于成立应急救援队伍的通知》(东磷复肥发[2018]68号),成立了通讯保障组、医疗救护组、救援警戒组、抢险抢修组、物资保障组、义务消防组共6个小组。
(2)安全管理制度
公司制定了尾矿库负责人责任制、尾矿库安全负责人责任制、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制、尾矿巡检工责任制、水泵工责任制,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管理制度。
公司针对磷石膏库实际运行情况,制定了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分别有:回水泵工安全操作规程、磷石膏库工安全操作规程、排水泵工安全操作规程、放矿、筑坝工岗位操作规程、维修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维修工操作规程、尾矿库作业安全规程。
3.4.2 环境管理情况
(1)大湾磷石膏库于2016年取得环评批复,2017年通过“三同时”环保验收,各项环保手续齐全。
(2)制定磷石膏库环保责任制,规定磷石膏库主管总经理、分管副总、安环部部长、渣场场长及各相关岗位职工的环保职责。
(3)公司制定了《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大湾渣场安全环保管理制度》,规定磷石膏库相关岗位环保操作规程、监测和巡查等制度,明确环保监督管理、环保检查与整改管理等制度,尾矿库环保管理人员均持证上岗。
(4)制定了磷石膏库环境风险管理、环境应急管理等制度,2019年编制并备案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其中现场处置措施中包含磷石膏库应急处置措施内容。
(5)建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培训和演练。
3.5 尾矿库特征污染物的识别
大湾磷石膏库的主要污染物为磷石膏和渗滤水。其中:磷石膏组分主要是二水硫酸钙,还有未完全分解的磷矿、残余的磷酸、氟化物、酸不溶物、有机质等,参照宜昌地区同类型磷石膏浸出试验结果,属于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根据大湾磷石膏库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报告对渗滤水的成分进行分析,废水监测点位为回水池,监测结果见表3.5-1。
表3.5-1 回水池废水监测结果 单位:mg/L(pH无量纲)
类别
项目
|
检测结果(2016.08.02-08.03)
|
pH
|
化学需氧量
|
氨氮
|
总磷
|
氟化物
|
渗滤水
|
4.15-4.36
|
52-71
|
20.3-30.5
|
1120-1580
|
4.53-6.79
|
最大指标浓度倍数
|
2.85
|
0.71
|
2.03
|
3160
|
0.68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
|
6-9
|
100
|
15
|
0.5
|
10
|
由监测结果可知,pH值、氨氮、总磷均超标,其中总磷指标浓度倍数达到3160。
3.6 尾矿库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及应急措施
现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应急装备、应急监测及应急队伍能力调查分析如下:
3.6.1 环境风险防控及应急措施
(1)已建成磷石膏库排洪措施,排洪构筑物由排水竖井及排洪涵管组成,排水竖井采用钢筋混凝土内外强防腐,排水涵管内衬PE管,外强防腐。
(2)建立了气象灾害预报体系,进行灾害性气象要素分析,暴雨期加强排洪沟的清理,杜绝渣场排水不畅导致的漫坝和溃坝事故的发生。
(3)定期检测输渣管及回水管管道密封性,确保管道不堵塞,在管道敷设地表上设置标志牌,避免车辆碾压造成管道变形及破损,保障管道使用安全。
(4)已在回水池下游设置事故池收集库区事故废水,有效容积61000m3。事故池收集的废水通过水泵房输送至厂区回用。此外,回水管道跨越广坪河区段已设置事故池及截止阀。
3.6.2 应急物资及装备情况
大湾磷石膏库设置有专门的应急物资仓库,配备应急物资及个人防护装备。
表3.6-1 磷石膏库应急物资及装备一览表
序号
|
物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存放位置
|
责任人
|
联系方式
|
1
|
雨衣
|
套
|
20
|
应急物资库
|
陈自堂
|
13872596359
|
2
|
铁锹
|
把
|
20
|
应急物资库
|
3
|
雨靴
|
双
|
20
|
应急物资库
|
4
|
应急照明灯
|
台
|
10
|
应急物资库
|
5
|
应急沙
|
吨
|
20
|
值班室旁
|
6
|
安全绳
|
条
|
5
|
应急物资库
|
7
|
砾石
|
吨
|
20
|
值班室旁
|
8
|
编织袋
|
条
|
200
|
应急物资库
|
9
|
草垫
|
个
|
200
|
应急物资库
|
10
|
水袋
|
条
|
4
|
应急物资库
|
11
|
报警器
|
台
|
1
|
应急物资库
|
12
|
救生衣
|
套
|
6
|
应急物资库
|
3.6.3 应急监测能力
应急监测由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化验室承担,经远安县环境监测管理部门培训上岗,同时负责磷石膏库日常矿浆及回水的监测工作。
3.6.4 内部应急队伍
磷石膏库应急队伍依托于公司的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如下:
(1)公司应急分队队员名单
组长:鲍丰华
组员:汪作品、张志明、张永良、胡先华、向定卫、陈维国、李建国、胡泽波。
(2)通讯联络及物资保障组
组长:供应部部长
组员:当班班长和组长
主要职责:担负各组之间的联系和对外联系通讯及负责保障事故现场施救所需的特种设备(如铲车、吊车、防化设备等),负责提供抢险救援急需的资金、各类器材、物资(如沙袋、锨镐、泡沫、水泥、劳动保护用品等)。
(3)应急处置技术组
组长:安全环保部部长
组员:工艺技术人员
主要职责:预测事故发展趋势,及时提出抢救救援及应急处理对策,分析事故原因,为指挥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人员抢救和事故抢救专业组
组长:设备部部长
组员:设备部人员、各车间副厂长
主要职责:负责对现场受伤人员的抢救,快速送往医院治疗及必要的救护器械保障;控制和稳定事故现场。
(5)现场保卫组
组长:安环部副部长
组员:生产部调度员、保卫科科长
主要职责:负责布置事故现场警戒,维护事故现场及周围地区治安秩序,落实各种物资的保卫;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及厂区道路通畅;加强保卫,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
(6)现场监测疏散组
组长:分析主管
组员:分析班人员
主要职责:负责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场所、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现场、公司总排口等的水质、大气监测,指挥各车间进行应急阀门的切换与应急水池水位监控工作等。
(7)后勤服务组
组长:办公室主任
成员:后方管理人员
主要职责:负责运输车辆的组织,负责保障事故现场通讯畅通;负责保障参加救援人员的饮食、饮水供应及提供休息场所;负责做好事故伤亡人员家属的解释、安抚工作,稳定家属情绪,并安排好家属的生活;负责事故遇难者的善后处理;做好事故对外求援和群众疏散工作。
3.6.5 外部应急资源和救援力量
在事故救援过程中,若事故范围和程度进一步扩大,公司的救援队伍或应急设备不够用时,应及时与远安县相关各部门联系,调动其应急资源予以支援,如:宜昌市生态环境局远安县分局、远安县公安局、远安县消防大队、远安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远安县技术监督局等单位。